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(00552.HK)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中期业绩。公司在传统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下降的背景下,积极把握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,实现收入与利润稳步增长。期内经营收入人民币769.39亿元,同比增长3.4%;净利润21.29亿元,同比增长0.2%;毛利率为10.3%,净利率为2.8%。服务收入达749.81亿元,同比增长2.9%,整体经营表现稳中有进。
从业务结构来看,三大板块均实现增长。电信基建服务收入为382.72亿元,同比增长1.6%,占比49.7%;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223.83亿元,同比增长1.0%,占比29.1%;应用、内容及其他服务则继续充当增长引擎,实现收入162.84亿元,同比增长11.7%,占比提升至21.2%,连续多年成为公司核心驱动力。客户结构方面,国内非电信运营商集客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2.9%至365.85亿元,与海外市场合计占比首次超过总收入的一半。海外市场收入21.51亿元,同比增长8.7%,公司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持续拓展高价值项目,承接亚太及中东多个EPC总承包工程。
在聚焦重点行业的同时,公司战略新兴业务展现强劲动能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加速,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需求推动相关市场快速成长。上半年,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占总合同额超40%,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具体来看,公司在数字基建领域承接智算中心、数据中心改造、云平台和5G+项目,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;在绿色低碳领域推出低碳智算中心、绿色基站和绿色园区等解决方案,并参与制定《绿色数据中心评价》国家标准;在智慧城市领域,公司以全链条能力推动智慧教育、水利、文旅等重点项目,新禹河数字孪生项目登上央视报道;在应急安全方面,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矿山、消防等重点场景,显著提升应急管理和安全保障水平。
同时,公司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。上半年公司在人工智能、网络安全、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不断加大,打造了覆盖AI智能座舱、数智化客服、节能管家等在内的百余款科创产品,累计专利授权超过4,100件,软件著作权超过10,900件,并参与制定48项国家级标准。公司依托1,400余人的人工智能团队,已在智算基础设施、数据治理、场景化应用研发方面形成交付能力。人工智能相关新签合同额突破13亿元,覆盖超过200家客户,逐步形成全栈式AI能力与行业生态。管理层表示,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产研结合,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产品迭代,构建新动能与长期竞争优势。
董事长栾晓维表示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算力的融合创新正加速重塑产业格局,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。公司将坚定“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”定位,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聚焦重点行业和新兴市场,加快推动业务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力争实现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”,以数字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