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首页
财经
观察
参考
ESG
公告
市场
研究
IPO
公司
周报
动态
推荐

「中国辉达」寒武纪科技股价丧升,揭示了AI晶片国产化的大战略,辉达H20晶片被国家网信办指存在后门风险,整个产业链在禁运解禁后,据报H20可能会停产,订单又再重返国产晶片公司,并以拥有技术突破的寒武纪为最大受惠者之一。A股未有追寒武纪,买中芯国际(00981.HK)一样直接得益。

 

摩根士丹利在《中国人工智慧:沉睡的巨人觉醒》报告指出,截至去年,中国人工智慧晶片自给率仅为34%,但预计到2027年将飙升至82%。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,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裁,中国可能还会继续依赖英伟达等外国晶片,但外部压力促使中国全力实现自给自足,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正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建立起来。

 

爆发式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是人才。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员在中国。基于此,中国推行了构建自给自足生态系统的系统性战略。在最高级别的晶片供应中断的情况下,中国不仅获得了大量辉达旗舰AI晶片H20的降级版本,还致力于通过整合两者来提升软体技术,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。开源模型DeepSeek-R1象征着一种中国方案,它利用软体的独创性克服了硬体的缺陷,同时以比GPT-4o低得多的成本实现了AI。

 

另一方面,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已突破7纳米制程工艺壁垒,将华为自主设计的人工智慧晶片变为现实。评估表明,通过利用替代品、打造国内市场、加速自主研发、至量产,中国已经建立了自给自足的良性回圈。

 

引领中国人工智慧崛起的企业遍布整个行业。摩根士丹利指出,不仅华为和中芯国际,推动人工智慧平台竞争的阿里巴巴(09988.HK)和腾讯(00700.HK),以及机器人和家电公司科沃斯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地平线(09660.HK)都在加速人工智慧创新。凭藉这一强大的生态系统,预计到2030年,中国核心人工智慧产业的规模将增长至1万亿元人民币。

 

中芯国际较早前公布第二季业绩,纯利1.32亿美元(下同),按年跌19.5%,按季跌29.5%,收入22亿元按年升16.2%,按季跌1.7%。毛利率升至20.4%,去年同期为13.9%。展望第三季,公司预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指引为季度收入按季增长5%至7%,毛利率介于18%至20%的范围内。

 

业绩公布后公司股价一度下跌,为投资者带来趁低捞货机会。高盛发表研报指,中芯国际第二季收入按年增长16%,较该行及市场预期分别高出4%及2%,毛利率录20.4%,略高于公司指引及市场预期,主要受惠于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2.5%,对比首季为不足90%。

 

第三季集团收入指引为按季增长5%至7%,符合市场预期,毛利率维持18%至20%的指引,略低于高盛预期的20.6%及市场预期21.1%。憧憬中国本土需求可带动长期增长,高盛维持中芯的「买入」评级,目标价63.7元,认为虽然定价竞争与折旧压力存在,但相信随产能利用率改善及12英寸厂量产,毛利率仍有望逐步回升。

 

中芯刚出现技术走势突破,料可以轻易升穿今年高位59.7元,下一目标上望滙证给予的最新目标价68元。

 

撰稿人:欧阳风






关于我们 >
真知灼见,时间在变,时代在变,空间也随时间在变。
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。给你有深度的意见。

Copyright © 2022 zhenzhuo.com Inc.
All Rights Reserved.
真灼财经 粤ICP备20004691号-2